【中國制冷網】空調業在經歷了多年好日子之后,近兩年在價格戰的威逼下,日子越來越難過。與之相對應的是空調品牌也隨著市場的緊縮而大幅縮減,很多實力不濟的品牌只能自謀生路。有的偃旗息鼓蟄伏冬季等待市場回暖,有的干脆就關門大吉。
空調業在最紅火的時候,有數據統計空調品牌高達300多個,而現在有聲音的品牌縮減到60個左右,有較強實力的剩下30多家。這其中一部分此刻也是處于市場底層,生存壓力巨大,隨時都有被市場窒息的可能。
這60個左右的品牌都是誰?“家電人”查詢了蘇寧易購和京東兩大電商平臺空調掛機品牌,從其中顯示的品牌我們可以窺得一斑。因為只要稍微有點實力的品牌,現在都是不會輕易放棄蘇寧易購和京東這些電商平臺。
蘇寧易購平臺家用空調品牌比較精簡,不到40家,主要是一些在業內有影響力的品牌,業內前30強都囊括其中。
相對于蘇寧易購,京東平臺的品牌較多,也比較雜,除了前30強品牌,還有一些很少聽說的掛機品牌。但即使這樣,其數量也就是60余家。
蘇寧易購和京東兩大平臺同時都有的品牌是:國產品牌格力、美的、海爾、海信、奧克斯、卡薩帝、科龍、格蘭仕、志高、新科、長虹、揚子、澳柯瑪、TCL、韓電、華凌、小米等不到20家,外資品牌大金、LG、三星、三菱、松下、日立、富士通等不到10家。這就是說現階段空調品牌,有點實力的品牌只剩下30家左右。
縱觀空調業的發展,前幾年市場需求連年高企,空調銷量連續增長,這增添了一些資本進入空調市場“撈金”的欲望。在最鼎盛時期,有業內人士曾經感嘆,注冊一個空調品牌好難,你想到的名字幾乎都被注冊了。可見當時空調市場品牌之多,市場競爭之無序。
就在空調市場一片“歌舞升平”中壯大的時候,沒有想到空調市場受房地產調控等多重經濟因素的影響,銷量開始由拋物線頂端開始下滑。由此產生的供需矛盾日趨激烈,在去年價格戰越演越烈,雙十一空調龍頭格力開閘放水。空調業從此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今年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能力下降,導致整個空調業的收益水平整體下降。
在市場銷售壓力的逼迫下,空調頭部企業不得不再次開啟價格之戰。如此循環的連鎖反應結果就是,強者不一定恒強,但弱者只能是越來越弱,直至最后無聲無息的消亡。
今年雙十一前“家電人”為空調業所剩這60余家品牌暫且畫個像,待到明年再來時,看看這60余家又有多少家被淘汰!
最后“家電人”想對家電業圈外游資說:空調業無情,請謹慎入市!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