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3月底已知空調零售額跌六成,分析師卻在4月初預測格力營收只跌三成。
4月14日晚間,格力電器(000651.SZ)公布了遠不如市場預期的一季報,營業收入出現“腰斬”,凈利潤跌幅超過七成;然而在4月初多位分析師發布的一季報研報前瞻分析,預計格力電器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是下跌30%多。
其實早在三月底的時候,已經有中怡康和奧維云網等咨詢機構發布一季度的行業空調零售額大跌六成的消息,在格力電器市場份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為什么券商分析師依然出現集體錯判?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出現困境的時候,賣方分析師的估值模型調整的確容易跟不上節奏,如果買方機構真的要好好搞清楚的話,依然需要自己雇傭的研究員跟上市公司了解清楚情況,作出更精準的預測。
凈利潤:從預期跌三成到實際跌七成
格力電器4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透露,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07億元-229億元,比去年同期410億元約減少一半;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17.1億元,比去年56.7億元同比下降70%-77%;每股盈利0.22元/股-0.28元/股,而去年同期為0.94元/股。
市場預期只是跌三成,實際卻有更大幅度的下跌,這種預期偏差的出現使得4月15日格力電器股價下跌3.53%。
對于一季度業績的大幅下滑,格力電器解釋稱,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為家用空調、暖通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空調行業終端市場銷售、安裝活動幾乎無法開展,公司及上下游企業不能及時復工復產;一季度,空調行業終端消費需求萎縮,疊加新能效標準實施預期影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繼續實施積極促銷政策。
據奧維云網數據,2020年一季度國內空調行業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46.6%和58.1%。而另一調研公司中怡康在3月31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大家電主要品類線下零售額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空調下滑幅度達60.8%。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其實也早已經給市場打了預防針,3月17日在一個論壇上董明珠曾公開表示,在疫情之下,因為小區封閉式管理,服務人員不能上門為用戶安裝空調;商場關門,也賣不了空調。今年2月格力電器基本沒有銷售,而往年2月都銷售一兩百億元。
3月19日,格力電器一度跌破50元,創出本輪調整新低的48.4元。
新財富獲獎分析師誤判
2019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當中,長江證券分析師管泉森帶領的團隊、光大證券分析師金星帶領的團隊分別獲得家電行業的前兩名,然而2020年開年之際,亞軍團隊等分析師卻對格力電器的一季報出現了誤判。
金星團隊在4月6日發布的《壓力下亦有亮點,關注企業能力分化——家電家居行業 2020第一季度業績前瞻》當中,對格力電器第一季度的業績作出了預測,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速分別都是“-40%到-30%”。
“格力單季線上份額僅小個位數增長,線下則1到2個百分點下滑。所以在零售表現相對疲弱的情況下,公司也可能對應放緩出貨節奏。預計公司單季收入下滑30%~40%,利潤端表現預計基本一致。”4月6日,金星團隊作出如此預判。
華創證券分析師龔源月在4月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也表示,“空調業務仍為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上半年超過八成,且公司渠道結構仍以線下專賣店為主導,預計在此次疫情下受到的沖擊較為明顯。產能方面,公司(除湖北工廠外)從2月10日起復工復產,截至3月中旬復工率已達80%。我們預計公司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將下滑35%左右,受部分成本及費用剛性影響,業績表現預計將弱于營收,下滑幅度在40%左右。”
“收入整體符合預期,利潤下滑幅度超出預期。”到了4月15日格力發布一季報預告后,金星團隊則發布新的研究報告表示,“疫情沖擊下,公司單季零售額下滑50%左右。一季度疫情的發生打亂了公司的經營節奏。一方面,公司一般在3月開始的線下大規?;顒油七t,價格競爭力不及對手;另一方面,顧及到線下經銷商,對電商、網批等新渠道參與度不高。根據奧維監測,公司單季整體份額基本同比持平(線上略有增長,線下小幅下滑)。”
金星團隊預計:“短期業績修正帶來股價下跌,預估底部區間在高瓴及管理層的入股價46元~50元左右。中期,機構投資者需要時間重新形成對格力的一致預期,多數機構會傾向于更加保守,看到基本面見底或股權激勵完成等信號才會出手。”
分析師集體被“打臉”背后
3月31日,中怡康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大家電主要品類線下零售額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空調下滑幅度達60.8%。然而,在4月6日的研究報告中,金星等分析師表示“預計公司單季收入下滑30%~40%,利潤端表現預計基本一致。”其他券商的預測情況基本類似。
為什么3月底就大家都知道全行業一季度下跌幅度超過六成,格力電器占據的市場份額沒有什么變化,絕大部分的分析師卻預判格力電器的收入和利潤只是下跌30%多,最終被市場“打臉”?
對此深圳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賣方分析師的預測模型構建,其實是可以隨時調整盈利預測的,但這一次的公開報告并沒有根據行業數據作出及時修正,這里來看的確存在不嚴謹之處,一般來說行業遭遇困境的情況下,分析師很容易對企業的困難有所低估。格力電器其實是機構最重要的重倉股之一,對買方來說要真正搞清楚還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員,因為貼近實戰,所以買方自己的內部預測模型會做的更精準一些。
該基金經理認為,格力電器的行業領先優勢依然在,品牌的優勢和規模成本的優勢依然保持行業龍頭地位,第一季度不理想的業績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也有2019年11月和12月的促銷活動提前透支了第一季度消費力,長期依然是可以布局的優秀制造業白馬股,只是短期內股價要翻身的機會不大。
“最被動的是,本來是做成長股的,上半年價值股好的時候,都調倉到價值股,結果下半年正好成長股來了,一年做反兩次,基本就廢了。”上海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依然可以繼續持有家電龍頭股,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季度的業績就放棄,價值投資長期保持自身的風格很重要,全球無風險利率的下降,“資產荒”的宏觀背景下,也有利于A股白馬股的股價表現。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