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自去年7月份開始,空調行業每個月的出貨總量同比都為負增長,這讓空調企業們都感受到市場的艱難。
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年,并且愈演愈烈。即便旺季來臨,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9年5月份空調線下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18.9萬套,同比下降12.5%,零售額規模為153億元,同比下降12.8%。
以618期間發展情況來看,根據奧維云網(AVC)監測顯示,618期間零售量同比增長35.5%,零售額增長23.9%,但同時行業競爭激烈,均價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近9%,逼近成本。根據奧維云網的另外一組數據,6月24日至30日這一周,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31.35%,零售量降幅為27.12%;線下市場的銷售數據同樣是呈下降態勢,降幅在15%左右。
有評論稱,空調行業迎來了近五年來“最差半年”。不過像格力、美的這樣的龍頭企業,在行業耕耘多年,打下了良好的市場基礎,面對著這樣的市場環境,還是有著較好的抵御風險能力。但是以小米為首的中小品牌,面對行業困境它們抗壓能力可想而知,如不改變或許等待它們的只有“消亡”。
因此在行業萎靡的情況下,中小品牌難道等待它們的只有“消亡”的結局了嗎?不一定,像小米這樣的中小品牌,它們相比格力、美的等品牌自身硬實力不足且市場布局并不完善,可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沒有了突圍的機會。但它們該如何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實現突圍呢?釘科技有以下兩點建議:
第一,舍棄“AIOT”等噱頭概念專注“性價比”,從而尋求破局機會。近兩年不僅是空調行業,整個家電行業都呈現出了追求高端化、品質化、智能化、整體化的趨勢,但是對于中小品牌來說,由于自身與傳統巨頭技術積累的差距,很難在上述維度中表現出彩。因此它們想要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找到機會,并不一定要模仿其它企業打造“互聯網空調”、“智能空調”,而是適當做“減法”,舍棄帶有噱頭的功能,打造出極具性價比的“功能機”,從而找到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專注“性價比”的同時,一定要在產品品控上做好把控。
第二,注重下沉市場的開發。目前一二線城市的空調市場都有著巨頭環伺,中小品牌與其抗衡從而成功機會并不大。然而中國市場一直以大著稱,它們或許可以向邊遠底層市場轉移,在四五級市場上尋找出路,同時憑借其“性價比”的做法,一旦抓住個別區域市場的資源,完全可以開辟出一塊新領地。
雖然現在空調行業整體市場艱難,競爭的壓力非常大。但對于中小品牌來說既是遭受打壓,又是機會多多。只要找準自己定位、不盲目效仿,挖掘下沉用戶,市場的機會還是有很多,通過把市場做深做透,細致耕耘,還是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找到生存發展機會的。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