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互聯網對于人類生活和工作的粘連性越來越 強,而結合著時下 AI 科技發展的成長,搭配了智慧模塊的產品也讓整 個社會從對智能化的設想走向了智慧的思考。一直以來,暖通空調行業始終游走在智能的成長和迭代中,在 2019 年的制冷展現場,當越來越多強調著“物聯網”、“自控”、“智能化”、“AI”的關鍵詞呈現在行業人士面前時,已然形成了一條涉及控制,上游供應方,整機 制造商以及遠至終端應用上的全產業鏈“智慧”變革。
“控制”兩個字成為了本屆制冷展上關于“智慧”兩字最為聚焦的關鍵所在。顯著代表就是專注于暖通自控領域的企業,正從此前的單一控制走向群控,從人工監控走向智能調節。無論是涉及空調系統的流量、壓差,還是溫度的精準控制和建筑環境優化,搭載了更強勁電腦芯片,配置了更先進控制邏輯的企業們,賦予樓宇系統在集中管理控制方面有了更多智慧的解決方案。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先進的控制邏輯的迭代下,為行業市場帶來的也絕非僅僅停留在控制方式的升級或者是監控管理以及危機預警等等方面,更多“智慧”為整體建筑甚至區域能源的管理賦予了更多的能力,尤其是對于節能降耗的成效體現。當現有的能源設備所呈現出來的效率相對恒定時,挖掘更多的節能潛力自然成為了連接設備和終端的控制單元所需要鉆研的對象,而搭載上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控制模塊的升級讓這一切變成了可能。
此外,搭載著更多智慧模塊的制冷單品開始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產品,閥件、風機、壓縮機等等制冷元件都插上了關于智慧的翅膀,這一轉變帶來的便是更加精準的控制、更加敏銳的調節和自適應以及與人類的交互能力,極大地提升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可控性甚至可預見性。這對于從上游產業鏈到中游制造商再到下游終端的橋梁,在數據云的連接下搭建起了筆直的互動橋梁,其信息對稱后對于效率的提升也是顯著的。
當然,再到終端設備方面,越來越多的機組對于“智慧”的追求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所謂擁有這項功能的具備,而是成為了時代下的剛需。在上游環境的智慧變革中,制造企業同樣也需要為整機設備賦予更多智慧的能力,其背后的意義同樣也是顯著:可以發現,在強調服務的當下,廠家對于機組設備運行情況能夠實現更為精準的監控,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可以提前預判,對于無人值守的機房可以實現遠程控制等等,而在信息不斷上傳到云再回饋到終端的過程中,這一整套的思維邏輯也在自我學習和更迭出新。
最后,再到終端的受眾層面,無論是商業樓宇的業主感受到更進一步的節能優化后,所帶來的投資回報,還是對于整個社會而言對于能源浪費的有效改善,抑或是居民的生活終端,智慧的控制、智慧的產品所帶來的整個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舒適化環境的塑造等等。“智慧技術”的成長和發展給整個行業賦予了更多的價值和能力,而這一現象仍在持續的進步中。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