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2019年首次臨時股東大會如期在珠海總部舉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高票通過,表決結果為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這意味著她將繼續描繪為期三年的“董明珠時代”。

“董明珠時代”的六年業績
回顧董明珠在執掌格力的六年時間,她對整個公司帶來的貢獻毋庸置疑,從2012年起,格力電器營收和凈利潤增長迅猛,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2012-2014年,格力電器營業總收入分別與凈利潤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受行業大環境的影響,格力電器在2015年與2016年的營收和凈利潤有所下滑。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格力電器又重新走上了正軌。根據格力電器發布的公告顯示,2017-2018年收和凈利潤持上升趨勢,而且2018年比2017年增長16%-21%。
除了在營收方面的貢獻,董明珠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員工福利。格力電器總是把員工福利放在首位,不僅給員工加薪,還承諾為每個人提供一套房。格力希望通過改善員工的福利和待遇來促進格力的發展。
格力空調的“頂尖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空調業務一直是格力電器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可以說,格力將近80%的收入都來自空調業務,它一直是整個行業的“頂尖”地位。
空調業務對格力電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今在格力空調已經穩定了國內市場的情況下,格力將目光鎖定了國外市場,要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讓格力空調在國外依舊可以發光發熱。
格力光伏空調現在已經銷售到了24個國家,這就說明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格力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這個市場需求會不斷增加,未來格力空調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格力如何走出空調獨大困境?
董明珠表示,空調永遠是格力的主業,但格力未來將專注于四大領域—空調、生活家電、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格力未來將轉型成為一家國際型、科技型企業,而不再單單是簡單制造型企業。
一個企業想要做到長期發展,就不能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還是得繼續走多元化發展的路,至于如何走,就要看董明珠的思路了。為了改變空調業務是格力單一收入來源的情況,董明珠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多元化戰略,并希望通過其他業務發展為公司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但事與愿違,幾個項目均宣告失敗。而如今的股東大會上,董小姐提出到2023年,格力要實現六千億元的銷售額目標,這一宏偉目標必然離不開多元化戰略。由此看來董明珠能否帶領格力打開多元化局面,走出一條適合格力的創新路,已經迫在眉睫了。
“董明珠時代”多元化戰略的挑戰
連任意味著格力仍將繼續“董明珠時代”,但“董明珠時代”的下半場無疑將迎來嚴峻考驗。
格力對于未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格力業績能否繼續增長。未來5年要保持每年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這個壓力確實不小。這意味著格力在保持空調業務增長的同時,一定要找到一條可發展可增值的業務。
第二,多元化戰略能否取得實質性突破是最關鍵的問題。目前格力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在現有的多條產品線中找到一個能與空調相匹敵的產品系列,以減輕6000億戰略中空調行業的壓力。
面臨這些挑戰,如果格力不能做好多元化發展,那么董小姐提出的戰略目標僅靠空調業務會很難實現,格力的未來發展將受到不小的沖擊。如果格力走好了多元化戰略的道路,那么“董明珠時代”的輝煌會再次延續,格力的發展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傳統制造業轉型困難,要走好多元化戰略
格力通往多元化的路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困難。特別是和格力類似的這種傳統行業中的國有企業,在新業務的開拓方面少了私企敢于拼搏的勇氣和毅力。
轉型并不是容易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除了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外,必須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多元化戰略。多元化戰略這條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很多必備的硬性條件以及不斷挑戰的勇氣。
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獨屬的特色,只有認真的鉆研,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多元化戰略改變。
今后,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是否能夠走好未來多元化戰略?讓我們拭目以待!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