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對于眾多空調從業者來說,未來市場能否繼續保持著大規模的高增長態勢,已經不再是關注的熱點話題。相反,更多人會關注,在靠天吃飯已經無法繼續支撐行業發展走勢之際,空調產業下一個支撐點又是什么,又在哪里?對于當前的空調產業來說,市場上的最大風險、泥潭和深坑,又在哪里?
權威人士認為,在尋找空調業下一代引爆風口和支撐點在哪里的問題之前,則應該弄清楚,當前中國空調產業最大的風險和漩渦又在哪里:是持續高企的海量庫存,還是步步低迷的消費需求,還是魚龍混雜的市場競爭格局?顯然,當前空調產業在經過30多年的高速、穩健發展之后,取得規模和創新的諸多成就之際,也堆積和沉淀了大量的系統性風險。
當前空調產業最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的癥結,在于行業進入門檻的偏低,以及市場的虛假繁榮,帶來的空調品牌數量激進,特別是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渾水摸魚,最終引發的是空調一線市場的陷阱和泥潭增多。而消費需求的低迷、空調廠家的激增,帶來的商業庫存堆積,必然引發空調市場一些廠家和品牌的出局,最終拖累大量空調商家和用戶。

由此2019年到2020年,將是空調市場在經歷2016至2018三年的高增長期后,新一輪的市場洗牌、投機者出局周期正式到來。大量的小微,以及投機、假冒品牌將會再次陷入生死劫數中。而且這一輪的洗牌將會比過去幾年更為徹底、兇猛和火爆。大量投機者將會因此徹底退出空調產業。而洗牌的最大動力,則是來自于美的、格力、奧克斯等一線企業之間的博弈和洗牌。
在進入2019冷年初始,大量在最近兩年間新進入空調業的新興企業和老弱品牌,似乎還活的不錯。比如,夏寶、夏科普、維克、德澳西、賓維等新入局者,還有新科、揚子、月兔等跌宕起伏者,還有大量PA開頭的假冒松下空調者,以及眾多不知名、甚至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空調品牌,其實都已經進到一輪生存還是死亡的新十字路口。可以說,2019冷年到2020冷年,將是眾多空調企業的垂死掙扎年,一旦無法真正通過產品、技術和市場、營銷做強做精,出路只有一條:消失。
因此對于空調市場上的眾多從業者來說,接下來市場最大的危機,不是大品牌的海量庫存,他們會通過降價促銷等方式出貨泄洪,最終危機將是大量新入局者、老投機者,以及老弱破小空調企業的出局。這也正應那句古話:老大與老二打架,最終遭殃的卻是看熱鬧的人。無疑,如何避免在這些品牌和企業身上投入太深、太少,對于商家來說才是最大的風險控制。
那么,在避免了商業泥潭和風險之后,所有空調廠商都需要考慮的,就是尋找下一輪的市場引爆點和支撐點。家電圈認為,接下來的空調市場增長必然會降速,但大盤整體規模已經相對龐大,所以給中大型企業可以提供的生存空間并不會壓縮。不過,想在空調市場未來3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基礎和平臺,已經沒有可能。只能通過“精耕細作、精益研發、營銷服務”,推動整個空調產業徹底變軌,由量漲到質漲的跨越。
未來空調產業的市場化突破口,家電圈認為一定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面向用戶的產品化分層,打造一支精品化的產品陣營;二是面向產品的用戶化分圈、組織圈層化的粉絲群體;前者,考驗的是企業了解、洞察用戶的能力,圍繞用戶不斷提升產品的價值感和體驗感,真正靠產品驅動規模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的突破口;后者,考驗的是企業把握、主導科技和產品迭代的能力,然后據此推動不同年齡、不是喜愛、不同需求的用戶群體,圍繞興趣愛好圈進行分類和聚焦。
最終所有空調廠商們,則需要共同構建在不同零售渠道和平臺下的實時、快速響應的綜合服務能力。真正讓服務成為滿足用戶需求、倒逼企業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最終,讓服務也成為空調這個“三分質量、七分服務”的特殊產業,相關領軍企業提升行業壁壘、推高行業門檻的重要護城河!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