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國慶”的氛圍還“余味綿長”,時間的巨輪早已滾滾向前。回望建國以后的這69年,新中國的發展可謂迅速,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得到改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而要重點承擔這一使命的就是關乎民生大計的制造行業。
前進的中國造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制造業一直是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繁榮和創新的引擎,發達國家莫不如此。事實上,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制造業的起步較發達工業國家來說相對較晚。20世紀90年代,中國才開始大力度發展制造業。但如今,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已具有強大韌勁。
“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占工業85%左右的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快于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面對各種挑戰風險,我國制造業的韌勁和回旋余地還是很大的,我們有底氣,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自評不宜妄自尊大,亦忌妄自菲薄。以空調行業為例,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以為中國生產的空調,使用的仍是國外的壓縮機,而事實卻遠非如此。中國的空調行業在過去的二十年逐漸實現了從模仿到超越的過程。
跳動的中國“心”
既要討論空調技術,便不得不說格力。據悉,致力于自主創造核心科技的格力,在其空調的“心臟”——壓縮機相關技術研發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2年,格力“雙級增焓變頻壓縮機的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國際領先”認定,開啟了空調的雙級變頻時代。據了解,格力雙級增焓變頻壓縮機技術是由20余位頂尖工程師,歷時4年不懈探索,投入1600余萬元的研發費用,通過先后300余次標準試驗的反復驗證而得,該技術為空調提供了更為強大的“心臟”,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制冷量、制熱量和能效比。實現了-25℃的強勁制熱和高溫54℃的強勁制冷。

(圖為專家組在現場仔細鑒定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的構造細節)
雙級變頻時代的開啟為格力帶來了更多的話語權,但它并未就此止步。2013年6月,格力開始了一種能效更高、制熱量更大的壓縮機項目研發——2015年10月,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技術在雙級增焓技術的基礎上應運而生,該技術可實現空調在-35℃-54℃之間的寬范圍穩定制熱。應用該技術的中央空調(多聯機),在-15℃制熱工況下,其制熱能力與使用常規單級壓縮機的最大制熱能力相比,能效最高可提高30%以上;在-25℃制熱工況下,制熱量達到100%的額定制熱量。應用該技術的家用空調,在-15℃制熱工況下,制熱量可以達到98%的額定制熱量;在-30℃制熱工況下,可實現強勁制暖,出風口溫度可達45℃。
品牌的中國時代
資料顯示,2012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調所占市場份額首次超過日系品牌,開始中國品牌領跑中國市場的新征程。而在家用空調領域,格力已連續13年領跑全球。

(圖為格力自主品牌產品遠銷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1月,格力超低溫制熱空調入駐了美國水牛城;同期,格力自主研發的光伏空調中標全球最大光伏基地,入駐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世貿中心。此外,國家“一帶一路”核心樞紐,國家能源戰略通道項目——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自由區綜合服務大樓及其配套設施也選擇了格力······
顯然,格力在空調核心技術上的成就,表現出了其“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信,隨著中國造的旗幟插遍全球,中國的品牌走向世界,格力也為實現“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無愧于其“世界名牌”的稱號。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